本网讯 7月18日至20日,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、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的“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十届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”在重庆圆满落幕。本届论坛以“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工作创新发展”为主题,汇聚了全国189所高校的50余名教师与450余名学子,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使命与创新路径。
本届论坛投稿竞争激烈,共收到投稿835篇。经过严格的摘要初评和全文评审,最终仅有443篇论文获得参会资格(博士18篇,硕士242篇,本科171篇,专科12篇)。在最终的评选中,共207篇论文获奖(一等奖7篇,二等奖52篇,三等奖148篇)。
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学子在本届论坛中表现优异,四位参赛代表全部获奖!他们凭借扎实的研究、创新的视角和精彩的汇报,在全国性舞台上展现了我院社工学子的风采,具体获奖情况如下:




硕士组陈琪撰写的论文《生产性老龄化视角下“初老服务老老”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研究——以G市Z街道为例》荣获全国二等奖。

本科组兰振颖撰写的论文《制度与文化之间: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双路径机制研究》荣获全国二等奖。
硕士组宋越撰写的论文《数字化时代老年人手机成瘾、使用偏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——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fsQCA组态分析》荣获全国三等奖。

硕士组麦依韵撰写的论文《视障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机制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》荣获全国三等奖。
本届论坛涵盖了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、特殊人群服务、公益慈善、人工智能应用、本土知识体系构建等广泛议题,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学科回应国家战略需求、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价值和蓬勃生机。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,通过1个主论坛和15个分论坛的深入探讨,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围绕时代命题展开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。与会者不仅展示了扎实的研究成果,更在专家学者的点评指导下,深化对研究问题的理解,为未来的学术探索和专业实践提供了广阔视野与明确方向。